近日,在莒縣東莞鎮穿梭著收購油杏的客商,一堆堆剛下樹小金山似的油杏排隊、稱重、裝車,熙熙攘攘,盛況空前。
東莞鎮是山東省農業產業強鎮,較多山嶺適宜發展林果業,村民多種植蘋果、桃子等果樹,但由于市場價格波動大,收益得不到保證,村民思前想后,發現香甜可口的小金果“油杏”市場前景廣闊,紛紛改種。目前全鎮油杏面積約6000畝,已進入盛果期,但一個個問題也隨之而來:有的農戶沒有結合地形、土壤選地栽樹;缺技術,無管護投入,病蟲害防治措施不到位;“倒春寒”導致連續幾年掛果少;大多種植戶種上坐等收益,粗放管理導致產量低、質量差;有的遇到困難不解決,而直接歸結為該產業無發展前途,積極性降低,選擇刨果樹,杏園面積呈縮減趨勢。
為民服務解難題。鎮黨委政府領導進果園、看地形、問情況、出對策。查閱氣象資料,邀請國內杏樹專家到果園開展技術培訓,指導農戶抓好花期管理,花前灌水,降低地溫,延遲花期;初花期噴施青鮮素;盛花期噴施抗寒劑和防霜靈;霜凍來臨前全園澆水、熏煙來改善果園小氣候;低溫過后噴施0.5%白糖水+0.3%硼砂,以增強果樹抗寒性,減輕花期霜凍災害。另外,通過人工授粉提高坐果率,果實膨大期減少澆水,防裂果、提甜度。技術指導服務覆蓋80余戶、5個村級合作社200余人次。
這些暖對策解決了今年油杏盛花期遇到的霜凍難題,多措并舉指導種植戶終摘油杏“小金山”。該鎮大王坡村種植戶深有體會地說:“幸虧去年秋后沒把樹賣了,這一茬杏就超過樹錢很多,以后我得把樹管好?!苯衲耆傆托邮袌隹蜕淌召?0萬斤,每斤價格高于4元。畝產值3000多元的收入鼓舞了果農,堅定了信心,暖對策大幅促進了油杏產業增量、提質、增效,為下步高質量發展開了個好頭。(莒縣農業農村局)
|